市场专员微信pspsky 357201460
在海运出口过程中,由于船舶、港口、货物、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,航运成本常常会产生波动。为规避这些成本的上涨,船公司通常会通过种类繁多的附加费转嫁出去。
这些费用多以英文缩写的形式出现在报价单或发票上,如果不了解其含义和计算方式,很容易引起误解或争议。今天我们就按照类别,简单归纳一下海运中常见的附加费~
1. 燃油类附加费
BAF(Bunker Adjustment Factor):燃油附加费,燃油价格上涨时船司向发货人分摊成本的方式,几乎所有航线都有。
FAF(Fuel Adjustment Factor):燃油价格调整附加费,本质与BAF相同,多见于日本航线。
EBS/EBA(Emergency Bunker Surcharge / Add):紧急燃油附加费,通常在燃油价格迅速上涨时临时征收,常见于远洋航线。
LSS/LSD(Low Sulphur Surcharge / Diesel):低硫燃油附加费,船舶进入特定环保区域时使用低硫油产生的额外成本,常见于非洲、南美、加勒比、澳洲、印度、东南亚等航线。
2. 货币调节类附加费
CAF/CAS(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/ Surcharge):货币贬值附加费,计费货币贬值时船司为转嫁汇率损失而收取。
YAS(Yen Ascend Surcharge):日元调节附加费,日本航线专用。
3. 港口类附加费
THC(Terminal Handling Charge):码头操作费,涵盖起运港(OTHC)和目的港(DTHC)的装卸、堆场、设备使用等费用,因港口、货物种类等差异而不同。
PCS(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):港口拥堵附加费,港口塞港导致额外成本时征收,如北非、以色列等地区港口常年收取。
ISPS(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):港口及船舶安保附加费,依据国际安全规则而设。
ORC(Original Receiving Charge):原产地收货费,俗称“华南码头费”,主要在广东地区对出口欧美、中南美航线收取,若已收取THC,则不再另收ORC。
CIC(Container Imbalance Charge):集装箱不平衡附加费,用于弥补集装箱调拨空箱的成本,常因区域货物流不均衡产生。
4. 货物类附加费
OWS(Overweight Surcharge):整柜超重附加费,20GP集装箱超过船司限重(如14吨或18吨)时加收,常见于美线、中东航线。
HLA(Heavy-Lift Additional):单件货物超重附加费,需使用吊机或特殊加固作业时产生,且每转船一次加收一次。
LLA(Long Length Additional):单件超长附加费,长度超过标准(如5.9米、9米、12米)时征收,费率根据长度级别递增。
5. 航线类附加费
LWS(Low Water Surcharge):低水位附加费,主要见于欧洲内河驳船运输,在ANTWERP、ROTTERDAM中转至GERMANY、FRANCE、SWITZERLAND等内陆点的枯水期征收。
SCS(Suez Canal Surcharge):苏伊士运河附加费,适用于亚洲、大洋洲到欧洲航线。
PTF(Panama Canal Transit Fee):巴拿马运河附加费,适用于远东至美东航线。
DS(Deviation Surcharge):绕航附加费,因航道封锁需绕行时加收。
6. 风险类附加费
TAR/WARS(Temporary Additional Risks / War Surcharge):临时风险或战争附加费,适用于有战争、政局不稳定风险的国家或港口。
ECRS(Emergency Cost Recovery Surcharge):紧急成本恢复附加费,因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导致操作成本上升而征收。
7. 特定航线申报类附加费
AMS(America Manifest System):美国自动舱单系统录入费,货物装船前24小时向美海关申报。
ACI(Advance Commercial Information):加拿大舱单系统录入费,类似AMS,适用于加拿大航线。
ENS(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):欧盟入境摘要报关费,适用于进入欧盟的货物。
AFR(Advance Filing Rules):日本电子舱单系统费用,类似AMS,适用于进入日本的货物。